商用不動產,房地產,諮詢

高雄土地,台灣飯店,台灣商旅,台灣旅館,台灣大樓,高雄房屋,高雄不動產,高雄透天,高雄中古屋,高雄店面,高雄豪宅,高雄大樓,高雄商辦,高雄建案,高雄,房地產,中古屋,新成屋,二手屋,店面,豪宅,宿舍,不動產,商場規劃,飯店,商旅,商辦,旅館,民宿,商場,建商,建案,土地,建地,工業地,甲工,乙工,丁建,農地,農舍,太陽能,廠房,廠辦,工廠,法拍,標售,收租,出租,租賃,租售,出售,買賣,首購,成家,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商用不動產,商仲,房仲,徵才,請指定高雄市買房網站-www.高資產商仲部.tw,台慶不動產,左營,果貿,國宅,商用不動產,諮詢,收益型不動產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3412343最後頁
共24018筆/共2402頁
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2018/06/20發佈

因應台中火車站新站及轉運站將於10月開放,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積極推動「台中車站廣場(廣6)景觀改善工程」,希望藉此改善火車站前周邊人流及車流動線。2018年6月14日已完成舊火車站前廣場道路之路面刨鋪及標線重繪作業,透過空拍畫面可看到周邊道路已煥然一新。



老舊道路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圖:台中市政府)



▲老舊道路展新貌 台中市舊火車站前道路路平完工(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車站廣場(廣6)工程位於台中火車站前及交通要道,在人車通過頻繁的路段施工,施工團隊特別重視交通維持,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整個工區劃分為A、B、C、D、E五個工區,採二階段施工,2018年1月15日開工,朝6月底提前完工為目標。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市府擔心施工影響鄰近住家及造成用路人不便,採夜間「半半施工」方式進行舊火車站前周邊道路改善作業,施工期間仍維持道路通行,並安排義交進行道路管制。在施工單位積極趕工下,已提前改善完工,透過空拍照片更可看出舊火車站前廣場道路平坦美觀的嶄新樣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北市府 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累積豐碩成果2018/06/20發佈

為面對房市亂象及舒緩高房價問題,北市府推動健全房市政策,除不斷累積執行成果也持續深化精進,2018年度再發布「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作為北市房市政策執行依據,同時透過建置專網及發行電子專書,讓民眾及各界明瞭、掌握政策內涵及辦理情形。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台北市府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執行累積豐碩成果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台北市府三面向切入房市政策,執行累積豐碩成果



行動方案展成效 健全房市續推動

 

台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表示,居住是基本人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居住正義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度與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浪潮下,日益艱困難解。面對民眾買不起房,甚或租不到房的居住不正義,北市府近年不間斷積極推動「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構築從「資訊透明」、「交易安全」、「價稅合理」三大面向切入之整體房市政策,執行迄今已累積豐碩成果,且為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化、都市化、少子化社會,亦將持續深化精進政策並構思未來方向。

 

首先–在「資訊透明」面向,以提供全面、即時、正確與加值的房市資訊為執行原則,業配合「台北地政雲」上線首創「大社區交易履歷查詢」及「大數據進階統計」等功能,並按時發布不動產價格指數、不動產動態報導,自2015年起累計8項創新資訊服務,協助各界解讀房價變動趨勢。未來4年,將藉發布房市指標溫度計、邁向實坪制、以3D建物看歷史實價資訊、規劃發布住宅租金指數及尋價找屋好配對等行動方案,提供市民朋友充足的房市資訊。

 

其次–在「交易安全」面向,從事前、事中及事後全程維護,建立市民交易安全觀念,規範不動產業者銷售行為,及對交易爭議提供協調處理機制,落實保護消費權益之目標。未來4年,將推動仲介精進服務品質計畫、整合爭議資訊提供風險評估、輔導租賃服務業合法化、推動多元租賃新制、公開安全租屋及交易資訊等措施,以保障市民交易安全。

 

最後–在「價稅合理」面向,北市近年持續漸進調整土地稅基,同時精進地價區段細緻化、區段地價差異化,並協助中央推動稅制改革,促進稅賦公平。未來4年,將建立GIS大數據估價輔助系統,並建議中央合理檢討稅制,健全不動產價稅制度。

 

健全房市再出擊 電子專書新發行

 

台北市地政局指出,2018年度北市健全房市政策,於歷經多場專家學者座談會、研商會議及居住正義論壇,與各界交流互動,廣蒐意見並逐步收斂,除在既有基礎精進各項房地買賣市場之健全措施外,也因應租賃專法通過及回應公民關注議題,擴及健全租賃市場,致力提升政策廣度及深度,經整合提出「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共三大執行面向、九大策略,計42項行動方案(16項創新),刻由北市府各單位據以執行中,期能引導房市健全發展,具體實踐居住正義,達到宜居台北目標。

 

在已建置的「居住正義之健全房市」專網,可查詢健全房市2017年執行成果、2018年行動內容與上線時間、居住正義論壇影音及相關網頁連結等豐富資訊,讓民眾從單一入口動態掌握北市健全房市各項政策行動與服務。為使民眾及各界明瞭北市房市政策,地政局於6月全新發行「2018台北市健全房市政策與行動」電子專書,內容從房市回顧、趨勢觀察進而闡述政策脈絡及定調行動方針,且完整收錄2018健全房市研商歷程、新增亮點、整體架構及行動方案細項內容,歡迎市民下載閱覽及指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好消息!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2018/06/20發佈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前4月住宅的開工數量為2.8萬戶,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的一次,顯示開發商認為房市最壞的狀況已過,陸續清理手上庫存後,又重新投入購地市場買地推案,不過對比2015年的3萬戶與2014年的3.8萬戶,現在推案量還是處於溫和復甦的階段。



小燕子來了,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



▲小燕子來了,前4月住宅開工量近3年最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建商從取得土地到設計規劃,申請建照到開工,中間至少歷時一年的時間,因此2018年報開工的數量,大概就可推斷出開發商從2017年就嗅到景氣觸底的味道,因此投入市場買地推案,當然一部分也會受到2018年雨遮不登計的制度改變,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就請照保有雨遮登記的資格,到2018年陸續開工。

 

另一個開工宅數增加的原因,也會受到當前自住當道的買氣趨使,開發商控制銷售的總價與坪數,導致兩房與小三房的數量增加,對比幾年前景氣還在高檔時的大坪數推案風潮,小宅的確也會讓開工數量明顯增加。





從近年前4月的住宅開工統計數量來看,2014年住宅開工量達3.87萬戶,2015年開始下滑到2017年最低前4月不到2萬戶,一方面開發商心思放在去化手上餘屋,當時的市場氛圍欠佳對於買地心態偏向停看聽,2018年前4月則反彈至2.79萬戶,以區域表現來看,開工熱區分別為新北市、桃園市,其次則是台中市。

 

曾敬德表示,近期開發商雖然推案信心逐漸回溫,但市場的買方結構已經有明顯改變,一手市場的投資客仍未見明顯回籠,開發商規劃的產品與價格必須迎合自住客戶的能力與需求,同時開發商也開始控管建案的營建成本,如何讓民眾買的實在,同時開發商又能夠有適當的利潤,是當前推案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地政 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2018/06/20發佈

為提供民眾整合房地產住宅市場代表性指標資訊,北市府地政局全國首創發布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從「供給面」、「需求面」、「交易價格面」、「交易量能面」及「負擔面」等五大構面,參考國發會景氣指標分數及燈號的發布方式,提供外界解讀。



北市地政 首發「房市指標溫度計」,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



▲北市地政 首發「房市指標溫度計」,全面解讀房市好Easy



最新1期2017年第4季房市指標溫度,供給面與需求面均為黃藍燈,市場供給、需求相對偏弱;交易量能面為綠燈,市場動能穩定;交易價格面與負擔面分別為紅燈及黃紅燈,顯示住宅價格位處相對高點、民眾購屋負擔偏高。



北市地政:為什麼要編製房市指標溫度計



房市資訊多,民眾難理解–在資訊爆炸時代,當前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多樣、複雜且未經整合,一般民眾難以逐項理解並進行綜合判斷,難以窺探房地產市場現況與全貌。



發布溫度計,好懂易解讀–北市府地政局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思考整合房地產市場具代表性資訊,提供民眾好理解,門檻低,容易理解,足以觀察房地產市場輪廓的衡量指標,從而催生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



資訊促透明,房市更健全–地政局表示,發布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將提供更完整、更充分的房市資訊,有利於促進資訊透明,對於本府推動健全房市行動方案,促進房市健全亦具指標性里程。



北市地政:什麼是房市指標溫度計



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是選取具代表性的房市檢測指標,運用長時間數據資料,透過統計方法計算出當前房市活絡情形,相對於過去的歷史位階,並參考國發會景氣指標分數及燈號的發布方式,提供外界解讀。



整體架構–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歸納參考專家學者見解,將房市指標衡量構面,劃分為「供給面」、「需求面」、「交易價格面」、「交易量能面」及「負擔面」等五大構面,透過各項構面由不同角度切入衡量檢測房地產市場。



指標組成–五大構面分別採集具代表性且持續發布的適當指標,臚列如表1:





 



在各構面指標選取,經標準化後之個別指標採計後,由冷至熱轉換為0~10分,並為利民眾解讀,參考國發會景氣燈號劃分方式,5等級距進行燈號轉化。



同時,考量各項構面分別具各自代表性以及相互影響,故各項構面分別建立燈號及分數,其燈號對應分數及意涵如表2:





 



2017年第4季房市指標溫度計搶先看

 

地政局於2018年6月15日,發布首期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5大構面依據資料起始時間按季發布至最新一期(2017年第4季),整體及各項構面當期燈號分數及趨勢圖分述如下,詳表3至表7、圖1至圖5。







 





整體構面-本季住宅市場供給仍弱、需求微升、交易價格高而持穩、交易量能回溫、民眾購屋負擔仍偏重–本季住宅市場供給面為偏冷黃藍燈且分數走低,表現相對疲弱;需求面維持黃藍燈,構面分數則較上季略有成長;交易價格面持續呈現過熱紅燈,住宅價格持穩仍位處相對高點,本季構面分數持平;交易量能面受建物移轉棟數增加影響,交易活動量能回溫,觀察構面分數明顯上升,燈號由偏冷黃藍燈轉為穩定綠燈;負擔面因交易價格居高不下,本季燈號維持偏熱黃紅燈,分數持平,民眾購屋負擔仍偏重。

 

供給面-由綠燈轉黃藍燈,市場供給短中長期走勢趨向保守–本季供給面燈號由代表穩定的綠燈轉向偏冷黃藍燈,觀察綜合趨勢97年達高點後即逐步走低,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低,市場供給短中長期走勢趨向保守。





需求面-維持黃藍燈,市場需求短期略有回升、中長期持穩–本季需求面燈號維持偏冷黃藍燈,構面分數略有回升,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分數均線趨勢變動和緩,且多位於穩定綠燈級距,顯示市場中長期需求穩定。

 

交易價格面-維持紅燈,市場價格短期持穩、中長期漲勢趨緩–本季交易價格面維持過熱紅燈,分數持平,觀察綜合趨勢自94年起一路攀升,帶動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揚,至104年第4季漲勢始漸趨緩。

 

交易量能面-黃藍燈轉綠燈,短中期交易活動回溫、長期失溫趨緩

 

本季交易量能面由偏冷黃藍燈轉升為穩定綠燈,觀察綜合趨勢自2001年至2003年達到高點後即逐步下修,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低,至2016年第4季迄今,前5年分數均線小幅回升,前10年分數均線下修走勢趨緩。

 

負擔面-維持黃紅燈,住宅負擔短期持平、中長期升溫漸緩–本季負擔面燈號維持偏熱黃紅燈,觀察綜合趨勢自2005年一路升高,帶動前5年、前10年分數均線同步走升,至2015年第3季迄今升幅始漸趨緩。

 

每季定期發布最新一期房市指標溫度計搶先看

 

地政局表示,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未來將每季定期發布,民眾如需掌握最新台北市住宅市場指標溫度趨勢,即日起歡迎至地政局房市指標溫度計專區(超連結:https://land.gov.taipei/cp.aspx?n=DFF26E775C8679C3)網站即時關注掌握。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2018/06/20發佈

台北市地政局於2018年6月15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資訊公開透明是引導不動產市場健全發展的重要工作,為提供完整的不動產資訊,讓各界掌握房市脈動趨勢,台北市政府地政局以買賣登記及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分為兩大部分進行大數據分析,第一大主軸從市場總體面出發,回顧分析台北市近年整體房市,並歸納整理2017年不動産市場交易量價情形,包括不動產登記交易量、建照及使照戶數、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及實價登錄量價分析等。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



▲北市房產 2017總體面3整理,次市場面6結論



第二大主軸則以2017年不動産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分析不動產次市場面,包括住宅市場、辦公市場、店面市場及停車位等市場型態資訊,解碼實價資訊,透明房市脈動。

 

台北市地政局在房市表現「總體面」部分,彙整以下結論:

 

一、2017年全市建物買賣登記棟數較2016年增加9.06%,交易量前三名為中山區、內湖區、文山區–歷年全市建物買賣登記棟數趨勢,交易量波動狀況易受政府施政及整體經濟環境影響,89年至2017年間交易量,建物買賣登記棟數2006年為歷史最高點,為68,976棟,2016年為歷史最低點,為21,500棟,跌幅超過6成;2017年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23,447棟,較2016年增幅9.06%,跌勢已趨緩回升。另2017年台北市交易量前三大行政區分別為中山區、內湖區、文山區,而松山區、南港區、大同區交易量則維持於後段。

 

二、2017年全市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核發使用執照戶數皆創下歷史新低點–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的總核發數量,長久以來被視為預售屋與新成屋的供給量指標,2017年核發建造執照戶數較2016年增幅7.86%,而2017年核發使用執照戶數較2016年減幅3.5%,另2017年全市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核發使用執照戶數皆創下歷史新低點。

 

三、2017年不動產經紀業執業中家數較2016年減少5家–自2011年6月實施奢侈稅、2012年實施實價登錄後,2013年後不動產經紀業家數成長趨緩,整體家數於2015年達到最高1,049家後下滑,2017年執業中家數為1,004。同時不動產經紀業開業家數比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不動產仲介經紀業開業家數比為歷年最低僅36%,不動產代銷經紀業家數比為歷年第二低31%,兼營仲介及代銷經紀業開業家數比為歷年最低26%。





台北市於2017年3月1日正式推出預售屋管理新制,目的在納管台北市建案契約符合內政部公布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主要有四大內容,分別為一、自主檢查;二、公會預審;三、隨時稽查;四、即時公布。截至2017年12月底止,該期間市場之預售建案契約已全數納管,包括銷售中及即將銷售之建案,共計納管65案。

 

台北市地政局在房市表現「次市場面」部分,彙整以下結論:

 

一、2013年至2016年交易量及金額逐年下滑,2017年止跌回升–全市2013年至2017年實價登錄住宅交易件數分別為21,860件、15,246件、13,912件、11,386件及12,349件,2013年至2016年交易量逐年下滑,2017年交易量止跌回升。2017年交易件數較2016年增加8.46%,交易總金額亦較2016年增加16.85%。以各季交易量比較,每年第2季交易量均為最高,其中最高量出現在102年第2季交易件數6,544件,最低量則落在2016年第1季1,961件,高低量間相差2.34倍。

 

二、2017年全市平均交易總價上升7.76%,平均交易單價微幅下跌0.65%–從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觀察,2013年至2017年全市平均總價分別為2,190萬元、2,330萬元、2,507萬元、2,293萬元及2,471萬元,2017年平均總價較2016年上升7.76%。2017年各行政區平均總價最高為大安區3,333萬元,最低為萬華區1,537萬元。平均交易單價部分,2013年至2017年全市平均單價分別為62.3萬元、66.3萬元、64.6萬元、62萬元及61.6萬元,2017年平均單價較2016年微幅下跌0.65%。2017年各行政區平均單價居冠為大安區每坪85.2萬元,最低為文山區每坪48.3萬元。

 

三、全市以大樓、坪數20-40坪、屋齡31年以上、格局3房為交易主流–從全市住宅建物型態觀察,2017年仍以大樓為購屋主流,占比58.25%。交易坪數部分,以20-40坪為交易主力,占比44.84%。屋齡部分,以31年以上為交易主力,占比38.72%。現況格局部分,以3房格局為購屋者最愛,占比39.83%。

 

四、2017年辦公市場交易量買賣增加租賃減少,信義商辦價格及毛利率最高–全市辦公市場2017年買賣與租賃交易件數分別為332件與660件,較2016年買賣與租賃交易件數316件與754件,分別增加5.06%與減少12.47%,買賣量增主要係受站前商圈及廠辦交易增加影響,租賃量減主要係則因廠辦交易量減少所致。交易價格部分,信義商辦於平均交易單價、平均月租金及平均毛利率皆居第一名,可說是價格最高貴的辦公商圈。

 

五、2017年店面買賣總金額止跌微升,忠孝商圈店面租賃量持續稱王–全市2013年至2017年實價登錄店面買賣交易總金額分別為199億元、120億元、98億元、88億元及93億元,2017年交易總金額較2016年增加5.68%呈現止跌微漲升情形。2017年主要店面商圈租賃交易量前3名依次為忠孝商圈、中山晶華商圈及西門商圈。「主要街道店面」2013年至2017年平均月租金單價前3名依次為忠孝商圈、西門商圈及士林商圈,分別為每坪15,425元、11,023元及10,770元。

 

六、坡道平面車位單價為每坪房價3.68倍,大安區單價最高,文山區單價最低–全市各行政區坡道平面停車位平均單價以大安區326萬元為最高,文山區186萬元最低。機械(含坡道機械及升降機械)停車位平均單價以大安區183萬元最高,文山區122萬元最低。統計全市停車位價格比值,坡平車位為每坪房價3.68倍,機械車位價格則為每坪房價2.29倍。

 

為了讓台北市民更容易瞭解台北市房地產發展,地政局用「一張表看懂2017年台北房市」,經整理分析以上2017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掌握,一張表看懂2017年台北房市,目的更在於透明資訊,進而健全房市。地政局說明,本年報完整呈現出不動產市場交易量、價的真實情況,其用意在於透明房價資訊,提供全面的不動產資訊,讓任何想了解或進入台北市不動產市場的人,無論是學界、業者或消費者,皆更能掌握市場脈動,深入了解房市交易狀況,引導不動產市場健全發展。年報附錄一、二提供住宅價格指數及商辦租金指數,協助民眾了解台北市不動產市場趨勢。另更多不動產市場分析,詳見不動產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學區拋售潮! 近逢甲大學房屋3千間求售2018/06/20發佈

以往大學周邊住宅是房市獲利保證,但今年卻出現大量學區附近房屋求售,其中逢甲大學求售數量居冠,將近2千9百間房屋要賣,租售業者表示並非需求減少,而是過去學區住宅大多是,中古屋隔成套房出租給學生,現在法令變嚴格,發現違法套房即報即拆,不少房東不想多花成本,乾脆求售。



 



圖/TVBS



房仲:「往那邊走5分鐘就可以到文華路就可以到逢甲夜市了。」



 



房仲賣力帶看,狂推鄰近逢甲商圈又靠近學區,以往學區房市保證,但今年卻出現大量房屋拋售潮。



 



根據比價網統計,全台學生數前10名的大學,今年5月就有9所周邊住宅求售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其中東海大學增加197件最多,總體數量最多的也在台中,由逢甲大學奪冠。



 



求售房屋數量前3名,第1名逢甲大學周邊1公里內,有高達2千9百間房子求售,第2名是淡江大學,第3名東海大也有1千872間,光是台中就佔了2名,但不是因為沒人租而是。



 



圖/TVBS



租售管理顧問傅偉豪:「逢甲這個商圈來講大概成長了3成左右的委售隔間套房,因為法規有些會限制有些會拆除,所以有些屋主會覺得麻煩,他會願意賠售然後把房子做脫手獲利。」



 



隔間套房法令變嚴格,不符合規定的房屋出現拋售潮,大部份屋主想轉手先賣再投資。



 



圖/TVBS



租售管理顧問傅偉豪:「像是我們有一個新的在青海路的案件還沒有開賣,我們的訂單已經訂了大概有30、40戶的訂單還沒賣就搶著要買,所以這邊還是很熱絡的。」



 



業者補充中古屋急著賣,是不想要多花錢,但相反在逢甲新成案也越蓋越多,大多是北部人南下台中投資,看準逢甲商圈的租屋市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竹科人負擔最合宜? 專家:視需求做選擇2018/06/20發佈

圖/TVBS在勞動部的統計當中,以勞工退休金新制來算,台北市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萬4千481元,雖是六都之冠但卻低於新竹縣市,專家分析主要是因為竹科人薪資拉抬的關係,而新竹電梯大樓房價又是北市的1/3,未來恐吸引不少投資客,但對個人來說住在哪裡好,還是得視自身能力和需求而定。



 



房屋仲介何宸旭:「這是我們竹北的一個電梯大樓,這邊朝南然後採光相對比較好的一個棟別。」



 



走進位在竹北的電梯大樓,屋齡近13年,55坪含車位,3+1房雙衛浴的格局規劃,屋主開價1千388萬,每坪單價約25萬元,陸續有不少在竹科上班的民眾前來看屋。



 



房屋仲介何宸旭:「其實他們首要的,其實以小朋友為主啦,然後再來就生活機能,步行的距離5分鐘內為主。」



 



房仲指出在竹科上班的人要買房,會選擇的區域包括新竹市區,但多半是老舊房子,再來是縣治三期重劃區,這裡大部分是單價較高的預售屋,喜來登商圈則多是10年上下的電梯大樓,成交價單坪大約落在20萬,算是CP值較高的區域。



 



圖/TVBS



記者曾奕慈:「在竹北以喜來登商圈來說,因為這邊的生活機能發展得比較健全,所以是許多外地來的竹科人他們購屋的熱門區域,尤其在近兩年來,成交量快速地成長,根據房仲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3月成交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就增加了20%到30%,而網路預約看屋的民眾也增加了30%到40%。」



 



完善生活機能和學區,距離竹科半小時車程,這樣的條件吸引的多半為30歲左右的購屋族群,裡頭80%來自竹科,首購又佔其中8成。



 



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竹科他們基本上有...大概整體來說,全台灣來講最強的購買力,那房價的水準又是在這種雙薪家庭可以負擔的範圍以內,所以基本上竹科在這幾年,其實對於政策的敏感度不是很高,那房價一直是維持在比較好的水準。」



 



2018年第一季,新竹縣市電梯大樓成交行情每坪19.9萬,相較於台北市63.9萬,幾乎是1/3價,房價不但較台北市穩定,對一般民眾來說也親民多了,不過主要是因為新竹屬於區域性市場。



 



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它雖然有竹科的人去支撐,但是它的整個需求規模不像雙北市那麼龐大。」



 



而根據勞動部截至107年4月底,以勞工退休金新制來算,台北市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萬4千481元,低於新竹市5萬5千多和新竹縣的5萬零839元,但這其實就是因為竹科人薪資拉抬的關係。



 



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以台積電為例,他的薪資結構我們看到月薪、每個月領到的,工程師相關的薪水大概差不多,但是以台積電來講,以他們的產值,每一年他們可以領到的年薪大概是30個月。」



 



圖/TVBS



這對房價只要台北1/3的竹科人來說,生活滿意度是不是就比較高呢?



 



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台北市享有的生活機能空間的樣態性是多元的,那在新竹方面,他可以享受到一些消費相對比都會區、比台北來講是來得低,那對自然環境選擇是高。」



 



依照個人需求,台北或新竹各有各的優劣,人口屬性也不相同,不過影響的可能會是投資客的動向。



 



台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投資客的部分,可能會有逐步地是往新竹這個部分來走,最主要是看好在新竹目前在房貸負擔比,算是處於在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水準,那麼同時未來在新興科技領域,也會帶動在整個在竹科的發展。」



 



不過單憑平均薪資和房價,無法論斷各地區每個人的狀況,只有住在負擔得起、也符合需求的地方,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招商說明 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2018/06/20發佈

由仲量聯行擔任招商顧問的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於2018年6月15日舉辦台北場招商說明會。本案開發基地坐落於亞洲新灣區高雄展覽館主軸延伸發展最關鍵核心區位,面積總計53,098平方公尺(約16,062坪),分為北基地、南基地,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三),建蔽率60%、容積率630%,全案將以「公辦都更之設定地上權方式及權利變換方式」開發,使用項目多元(如零售商業、旅館、辦公、企業營運總部、休閒娛樂、餐飲、運動服務、會議中心、工商展覽中心等)。



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招商說明會,右起仲量聯行副總侯文信、總經理趙正義、高雄都發局長王啟川、科長鍾坤利



▲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招商說明會,右起仲量聯行副總侯文信、總經理趙正義、高雄都發局長王啟川、科長鍾坤利



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表示,「特貿三公辦都更案」的基地緊鄰高雄展覽館、市立圖書總館、港埠郵輪旅運中心、中鋼企業總部、高雄軟體園區等,並有輕軌捷運C8站及C7站、捷運紅線三多商圈站的交通優勢,未來將串連高雄都會核心區及周邊駁二藝文特區、成功商圈、三多商圈及夢時代商圈,必為亞洲新興發展最重要之港灣新都會。仲量聯行表示,關於「特貿三都更案」的住宅開發獎勵部分規定,於2021年6月4日前核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畫者,得適用現行都市計畫獎勵開發住宅規定,上限為容積率之20%(但須符合先產業後住宅規定)。公辦都市更新後的土地權屬,則依都市計畫規定回饋負擔捐贈後,土地所有權為台電公司(持分60.7%)及高雄市(持分39.3%)分別共有。





▲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貿三都更案,開發基地坐落於亞洲新灣區高雄展覽館主軸延伸發展最關鍵核心區位(圖: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長王啟川表示,「特貿三公辦都更案」為高雄市政府與國公營事業都市更新合作開發推動首例,亦是2017年3月29日「亞洲新灣區聯盟」成立後之首例招商案。依據2017年2月6日都市計畫規定,市府與台電公司以土地持分方式辦理負擔捐贈,雙方並同意以「公辦都更」辦理後續開發及招商作業。本基地為「亞洲新灣區」最關鍵之核心區位,緊鄰高雄展覽館、市立圖書總館、港埠郵輪旅運中心、中鋼企業總部、高雄軟體園區等,並有輕軌捷運C8站、捷運紅線三多商圈站的交通優勢,亦位於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軌道建設「高雄捷運都會線(黃線)」路廊以及體感科技園區範疇,未來將串連高雄都會核心區及周邊駁二藝文特區、成功商圈、三多商圈及夢時代商圈,形塑成熟且完整的商業,辦公及生活機能。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科長鍾坤利說明,本基地位於高雄市前鎮區多功能經貿園區範圍內,基地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三)(簡稱「特貿三」),由高雄市政府依都市更新條例第九條規定辦理公辦都更作業,以亞洲新灣區的世貿會展園區為概念,連結高雄展覽館、高雄軟體園區及市立圖書總館,並結合高雄海洋文化意象,整體提升高雄港市的開發效益。包含北基地及南基地二個街廓,全區正坐落於「亞洲新灣區」高雄展覽館主軸延伸發展之最關鍵核心區位。開發基地總面積53,098平方公尺(北基地31,031平方公尺,南基地22,067平方公尺),建蔽率60%、容積率630%,北基地全區採設定50年地上權方式進行開發(得延長一次,最長20年),南基地則是部分區段採設定地上權方式、部分區段採「權利變換」方式。

 

北基地–北側與高雄地標85大樓相隔新光綠園道、西側以成功二路面對高雄展覽館、右側緊鄰高雄總圖館、南側臨林森四路、西北側距環狀輕軌捷運C8站(高雄展覽館站)步行約2分鐘。

 

南基地–北臨林森四路,西側以成功二路面對高雄展覽館及高雄軟體園區,南側隔復興三路為中鋼企業總部大樓,西南側距環狀輕軌捷運C7站(軟體園區站)步行約2分鐘。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前4月住宅開工量 創3年新高2018/06/19發佈
房市飛來小春燕,今年前4月住宅開工量已達2.6萬戶,創下近3年最高紀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顯示建商預期房市最壞狀況已過,不過比起2015年同期的3萬戶、2014年的3.8萬戶,推案量仍處溫和復甦階段。 曾敬德分析,建商從買地、規畫設計、申請建照到開工,中間至少歷時1年,從今年報開工的數量,可推斷出建商去年就嗅到景氣觸底的味道,因此紛紛買地推案。另一可能是今年雨遮不登計新制上路,使得去年下半年出現一波搶照,至今年建照核發才陸續開工。還有一個開工宅數增加的原因,是建商迎合市場需求紛紛壓低坪數、總價,推出2房、小3房產品,使得戶數相對攀升。小宅風潮興起,的確也會讓開工數量竄升。 從歷年前4月同期的住宅開工計數量來看,2014年達3.87萬戶,2015年開始萎縮,到去年最低不到2萬戶。今年前4月則反彈至2.79萬戶。 就區域來觀察,住宅開工熱區分別為新北市、桃園市;其次是台中市。曾敬德表示,建商推案信心逐漸回溫,但買方結構已明顯改變,預售市場的投資客仍未見回籠,建商推出的新案,產品與價格都必須迎合自住客的能力與需求,同時也開始控管建案成本,如何讓民眾買的實在、兼顧適當利潤,是當前房地產業的顯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三低成指標 小宅變大熱門2018/06/19發佈
大臺中房市交易動態資訊平台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季報指出,民眾對於居住空間的坪數轉小,且傾向於買「有能力負擔」的產品,形成小宅搶購潮。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表示,近期房市開紅盤的預售案產品多以三低為指標,分別為「低自備、低坪數與低總價產品」。 臺中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本源也表示,以單季而言,每年的第一季均屬登記量較為疲軟的一季。 除受到農曆新年影響,致買方進場時間延後外,也因新年度配合新政策上路,造成買方觀望。 如2018年1月1日以後新申請的建造執照建物,其屋簷雨遮採不登記不計價,買方傾向於考慮新預售案的機率提高,間接影響成屋的交易量。 而最新公布的107年5月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為3,664棟,相較於上月增加32.3%,比去年同期增加8.9%,為今年以來單月次高,主要為新屋交屋潮帶動所致。 依實價登錄資料分析,107年Q1價量表現與上一季相比,均為下滑,成交量季減36.9%、年減18.8%,成交金額季減33.1%、年減8.3%。成交總量更是自105年Q1(6,540件)以來次低紀錄,房市動能呈現疲軟狀態。 在土地成交價格部分,107年Q1商業區土地均價約35.1萬元/坪、住宅區土地均價約26.8萬元/坪、工業區土地均價約14.2萬元/坪、農業土地均價約8.2萬元/坪。而統計近年各類型建物的建坪平均單價分別為透天厝約21.7萬元/坪、大樓約19.8萬元/坪、華廈約14.6萬元/坪、公寓約13.4萬元/坪。 107年Q1原臺中市區屋齡2年內之大樓新成屋交易案件,以西屯區房價較高,而交易量則多集中於北屯區、西屯區及東區。 西屯區逾六成交易係為高單價指標建案興富發文華匯,主力購買單價約36.4~48.8萬元間,致均標價格大幅攀升。 北屯區因總太東方悅大量交易促使本區推案量續穩達300件以上,惟該案成交多為一字頭房價,致本區均價明顯下修。 107年Q1原臺中縣區屋齡2年內之大樓新成屋交易案件,以太平區單價較高,交易量則多集中於豐原區、清水區及太平區。 太平區全區價格走揚;豐原區過半交易屬協和大心,成交單價為15.1~20.1萬元間,受2字頭房價個案交易量明顯減少所致,該區價格因回穩而走跌。 清水區均為遠雄之星一、二期之交易,全區價格表現與去年持平,均價約13萬元/坪。 分析107年Q1各行政區屋齡2年內之透天厝新成屋交易案件,以北屯區、太平區、沙鹿區之平均總價較高,交易量亦多集中於北屯區、沙鹿區及太平區三區。 北屯區購買主力帶為1,830~3,430萬元間,總價超過3,000萬元之交易多位於景賢路、太和六街,而於昌平路三段101巷(家富美)有一批新屋交易,總價約1,400萬元,致該區總價價差較大。 太平區有五成交易為佑崧悅容莊,總價在1,850~2,030萬元間,支撐均標以上價位表現;沙鹿區購買主力帶為1,050~1,438萬元間,僅頂標價格因高總價產品交易量減而下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3412343最後頁
共24018筆/共2402頁
聯絡資訊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8號
電話:0989119777
0989119777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高資產商仲部.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894,410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商用不動產,房地產,諮詢-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